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简介

中国矿业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2年的流体机械教研室,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。上世纪70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,80年代和90年代逐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学科体系。1998年,学校将流体机械教研室、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、高压水射流研究所合并,成立了动力工程系。2010年1月,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,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,学校在动力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力工程学院。

电力工程学院目前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系、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和流体机械及水射流研究所、煤与煤层气燃烧及利用研究所、矿井制冷与低温研究所、新能源利用与发电研究所,形成了以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平台、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、热能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为支撑的创新性学科平台系统。学院旨在培养电力和煤炭行业中热工控制及自动化、煤与煤层气燃烧与利用等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,能解决能源动力和热工控制等方面技术问题,能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、热工控制及自动化、清洁能源开发、煤的高效燃烧、煤层气瓦斯发电、能量高效转换、煤的地下气化和能源环境控制与保护等的设计、研究及管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,是一个集高层次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成果转化、国际合作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平台。

学院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(特聘),外籍专家2人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7人,副教授12人。拥有热能与动力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,流体力学博士点、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(下设工程热物理、热能工程、动力机械及工程、流体机械及工程、制冷及低温工程、化工过程机械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)、流体力学硕士点和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。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近80 %,拥有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、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多人,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和教授为学术带头人,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,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。

学院现有普通本科生600余人,研究生80余人。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。学生先后获得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、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,并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学科竞赛和国内外数学建模比赛中多次获奖。学院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%以上。

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,与美国肯塔基大学、英国诺丁汉大学、德国杜伊斯堡大学、日本名古屋大学、厄瓜多尔国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,先后选派10多名本科生赴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外著名大学留学。